共享学术盛宴 聚焦内分泌代谢领域新热点 | 名家解密“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系统”

栏目:最新资讯 发布时间:2022-09-20 作者: 糖吉医疗 来源: 糖吉医疗

摘要:

2022年9月16日-18日,第九届中国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七届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中国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华人华侨肥胖代谢外科国际学术会议于中国广州成功召开,国内外众多减重领域学术专家齐聚羊城,坐而论道,共同助力肥胖与代谢病外科领域的长足发展。

 

据悉,本次会议以“传承与创新、规范与提高”为核心,学术演讲内容覆盖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发展趋势以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热点和创新前沿技术。张能维教授作为国内深度聚焦减重领域的重要专家,受邀出席会议并于9月17日做题为“开启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介入治疗新纪元—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系统”的深度演讲,给参会的数百位同仁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本次大会促进了中国乃至全球肥胖代谢外科技术的精准化、规范化、微创化与进一步推广、治疗的规范化、器官功能的保护等,也为世界了解到中国肥胖外科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中国肥胖外科发展成果的优良平台,同时团结亚太区的力量,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世界肥胖人口剧增的问题。



正文:

本次演讲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IFSO)亚太区主席/执行委员、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学术大会主席王存川教授主持,在正式分享前,王存川教授介绍道:“胃转流支架系统”是一款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应用,具备前瞻性。

 

紧接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医师协会肥胖及糖尿病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能维教授,以“开启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介入治疗新纪元”为主题,就“胃转流支架系统”的治疗原理及其在治疗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上的临床研究成果展开深度演讲,使与会的各位专家对这一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创新减重技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张能维教授分享创新型内镜介入新技术

 

众所周知,肥胖在全球范围内蔓延。2020 年 10 月,国际权威的医学期刊《The lancet》(《柳叶刀》)发表了 “2019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专题[1],公布了全球以及各地区 / 国家的疾病数据。报告称,代谢性风险对总健康损失大幅上升至20%。2022年3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显示: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超重率、肥胖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相关代谢性慢性病的患病率迅速攀升[2],而超重和肥胖是主要危险因素[3]。近年来,代谢性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居民总死亡人数的近90%,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最新研究预测,到2030年,中国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将达4,1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2],肥胖的科学减重防治显得至关重要。

 

现行的减重方式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减肥药物和代谢手术,其中以代谢手术的效果尤为显著。2020 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及: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相比,代谢手术能更有效地在减轻体重降低血糖的同时改善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建议通过代谢手术治疗;且《柳叶刀》10年随访数据证明:代谢手术能让37.5%的2型糖尿病重症患者病情持续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肥胖患者都适合接受外科代谢手术治疗,对于手术指征受限制的人群,或是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减重,但因其他身体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人群,创新型内镜介入技术——“胃转流支架系统”的出现则为这类医学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这项技术与外科的RYGB胃旁路术[4]同原,与之不同的是,它是以微创介入的方式,通过无痛胃镜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置入一个套管隔离食糜,置入后,来自胃内的食糜由套管腔内通过,胆汁及胰液等隔离在套管外,使得胆汁胰液和食物“分流”于远端汇合,减少了糖和脂肪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减重的效果,并不会改变患者的生理解剖结构[5]。对于重度肥胖症、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通过置入“胃转流支架系统”,缓解症状,使其顺利达到适宜的手术指征后再进行外科代谢手术,未来或能与传统减重手术形成优势互补;而轻症肥胖症患者可直接通过置入“胃转流支架系统”进行治疗,达到理想的减重效果。

 

多年来,张能维教授一直专注于探索是否存在操作更简便、适用更广泛的减重方式。2020年,在他主导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与糖吉医疗合作开展了内镜介入微创减重技术——“胃转流支架系统”减重医疗的临床研究,这一创新技术的临床试验开展,让我国内镜减重医疗领域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

 

目前,该产品已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作为中国肠道介入减重器械的先驱,”胃转流支架系统”历时十余年反复探索,取得了大量验证临床前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已进行的300余次小型猪反复置入及取出试验,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在真实人体临床试验中,也表现出良好疗效——受试者在置入该产品3个月后,额外体重、糖化血红蛋白、肝脏硬度等代谢性疾病指标均得到显著下降,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

 

张能维教授在总结中说道:“临床结果显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减重的同时一些代谢性疾病病情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等。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医疗的对照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较少,但从现有的试验结果可以预见,“胃转流支架系统”在2 型糖尿病的干预中显示出广阔医疗应用前景及巨大的市场投资价值。”张能维教授表示:期待未来能与更多的医疗同道共同开展跨学科的临床研究,获得高价值的数据验证这一创新疗法,为广大糖尿病患者造福。

 

王存川教授充分肯定“胃转流支架系统”具备前瞻性

 

王存川教授在总结发言中也充分肯定了“胃转流支架系统”目前取得的试验成果,王存川教授表示:非常期待张能维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能够尽快提供完整的研究报告分享,为同行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范例,也预祝“胃转流支架系统”能得到患者的广泛应用。

 

“胃转流支架系统”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多位与会专家、同行的关注和认可。相信随着更多适应症临床实验的开展,“胃转流支架系统”这类创新型技术将会成为代谢综合征治疗中重要的一环,为推动中国肥胖防治的综合发展进程贡献力量。我们也将不断携手国内外同道伙伴,以降低代谢病对世界各国带来的健康风险为任务,不断向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The Lancet: Latest global disease estimates reveal perfect storm of rising chronic diseases and public health failures fuelling COVID-19 pandemic. Retrieved October 18, 2020, from

[2] Wang L,Zhou B,Zhao Z,et al.Body-mass index and obesity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findings from consecutiv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s

[3] 王友发,孙明晓,杨月欣,等.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

Wang YF,Sun MX,Yang YX,et al.China blue paper on obes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Press,2019.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

[5] OBES SURG,1995,5:314;张新国, 杨学军, 徐红,等.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改变的临床研究[J]. 武警医学, 2007, 18(4):2.